灰熊是在摆烂,所以非潜力球员都会摆上货架,而小加索尔现在已经非火箭的需要品,而且火箭根本提供不了足够的薪金给灰熊拿下好的球员,而现在火箭的目标放在坦普尔与杰迈克尔-格林身上。
坦普尔的位置可以打3D球员,是火箭现在阵中最缺的球员之一,之前的豪斯可以说是低配版的3D球员,只是这个球中太不听话,而现在坦普尔的能力完全适合火箭的体系,这是火箭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至于杰迈克尔-格林,身高达2.06,是一个移动型的大前锋,火箭希望用他能够顶在大前锋的位置,减轻卡佩拉在内线上的压力。之前火箭的内线高度确实不如意。
更重要的是,火箭提供的球员是火箭阵中唯一能拿得出手,而又非战力球员,对于火箭来说肯定不会亏,不会亏。
不过这笔交易能否实行,或者有没三方交易来进行,就要看灰熊的其他球员交易了,特别是小加,他们极有可能是小加交易的附属品,一切就要看灰熊的态度了。
毕竟现在火箭的这些筹码就是这么多了。。
个人觉得火箭队应该是赚了,而且火箭队最新的交易是,火箭骑士国王完成了三方交易,火箭得到香波特和斯陶斯卡斯以及鲍德温!
国王获得伯克斯和一个骑士的次轮选秀权,骑士和德科里斯和奈特,以及火箭的一个2019乐透保护和首轮选秀签,之所以说火箭队赚了,毕竟火箭队想要走的更远,所以即战力对他们来说更重要。
火箭队用两人1900万,换来了一个1100万的项香波特,从税就省了将近1000多万,一个受保护的首轮,一个首轮的末位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换来3d情况下还省下了很多钱这波还算挺6的!
不知道火箭队不抢能否帮助他们,但是感觉香波特的防守应该还是在的,希望他能够帮助火箭队。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
火箭新援莱特加盟火箭以来,仅在2月26日火箭客战掘金的比赛中替补出场15分20秒,三投两中得到四分两个篮板,莱特和卡佩拉都是吃饼型内线,功能相同,而卡佩拉占据了大部分出场时间且更年轻,另外火箭内线还有老将内内,在打小阵容时塔克也会顶到5号位,火箭教练德安东尼偏爱八人轮换,不喜欢使用新人,所以莱特出场机会并不会太多。
近期加入火箭的前鹰王约翰逊已经代表火箭打了两场球,而比他还早加入火箭的莱特至今还未代表火箭打过一场球,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莱特还需要进一步熟悉火箭战术。莱特不同于约翰逊早年就是德安东尼的***,熟悉跑轰战术;二是莱特的战术地位不同。约翰逊是为火箭季后赛准备的重要球员,单打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火箭季后赛必备的致胜宝典之一,而莱特是卡佩拉的替身,他的作用是防备内线球员出现伤病应急之需,更是防备下赛季卡佩拉不与火箭续约的顶替人选。基于以上两点,莱特尚未获得出场机会。但我认为,下面两场火箭挑战掘金和爵士的背靠背客场之旅中,莱特有望替代内内出战其中之一,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火箭大胜森林狼,新援乔约翰逊发挥抢眼,继上场比赛状态低迷后,本场比赛出场22分钟,三分3投2中,拿到了10分3板,攻防两端都看到了这名老将的实力,这也显示了火箭独具慧眼的引援眼光。单打乔发挥出色,球迷就更关注另一位实力新援莱特的情况了,作为火箭自由签约第一人选,他的水平如何?为什么还不上场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新援角色定位:
莱特是5号位,火箭首发是卡佩拉,正常轮换替补是内内,如果遇到背靠背或者伤病,那么小黑就会出来顶一两场。而莱特是火箭签来作为内内的备胎取代小黑的。火箭全员全名赛周末后第一场比赛,人员相对齐整,所以没有冒险轮换莱特。
2.火箭内外线配合很关键:
火箭的挡拆配合,哈登、保罗和卡佩拉、内内的挡拆配合是经过多少次训练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效果,卡佩拉挡拆后空接,内内挡拆后击地用脚步吃对手,这都是有套路的。这不像乔约翰逊打得其他位置,只要能跑位会扔3分就行!莱特想要和哈登、保罗找到这样的默契需要时间磨合。
火箭在全明星周末后主场迎战西部新贵森林狼队,最终在哈登和卡佩拉的带领下球队主场以120-102大比分战胜了森林狼队,取得11连胜,可以说火箭是目前联盟状态最好的球队。
在全明星赛前火箭签下了自由球员布莱登莱特和乔约翰逊,莫雷将他们视为球队本赛季冲击季后赛最有力的保证。莱特的签约比乔约翰逊要早,这场比赛已经是莱特加盟火箭的第三场比赛,但目前莱特还没有获得哪怕一分钟的出场时间。相比于莱特来说乔约翰逊一来到球队便进入了球队的轮转阵容,且发挥不错。
莱特在来火箭之前在灰熊效力,虽然在灰熊队莱特只是球队的边缘球员,但在场均13.6分钟的出场时间内可以拿到5分和3.6篮板的数据,效率还算可以。莱特和卡佩拉类似自主进攻能力都不强,都需要队友喂球,这也是莱特选择加盟火箭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的火箭内线轮转中,主力内线为卡佩拉和塔克,在替补阵容中则有安德森、内内和布莱克,能给予莱特发挥的空间实在有限,除非球队出现伤病,否则莱特很难获得机会。
在球队距离季后赛越来越近的时候,德安东尼已经有意在磨合季后赛的轮转阵容,加之球队目前的轮转及球员表现都不错,因此莱特只能在板凳席等待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