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不知不觉已经75年,下赛季开始就是76年。NBA之所以有这么长的生命力,除了因为这个联赛确实是竞技水平很高,打得很激烈,球员个人能力强,还因为他们不断创新。
仅在全明星周末方面,NBA就不断玩新花样,增加各种各样的单人比赛,还会在全明星正赛方面创新,比如安排东西部分区的票王作为队长,选人,还有就是让最后一节比赛的胜利得分变成24分,纪念科比。
今天,NBA方面又有新的想法,那就是让球员加班,在赛季进行中期打一个锦标赛。据了解,这个季中锦标赛,预计在2023-24赛季开始实行,在11月开始先打类似小组循环的比赛,然后在12月通过小组赛决出8支球队,进入单场淘汰赛。
最终,季中锦标赛的赢家,会是NBA赛季中期的冠军,除了有奖金,还会讲锦标赛的成绩计入常规赛的赛程。
这又会是一个还挺不错的想法,在赛季进行期间搞一个特别的比赛,让球迷的讨论度变高。拿到季中锦标赛的冠军,要是再拿到那个赛季的总冠军,岂不是一年夺两冠?更值得一提的是,NBA方面已经做过计算,除了决赛的两支球队多打1场比赛,其余的球队其实没有影响。
据美媒报道,联盟正考虑以2021-22赛季NBA75周年为契机,进行赛程革新,增设中期锦标赛、季后赛先行赛,将82场常规赛缩短至58场。这些革新将作为试点计划,NBA将试运行并评估此类赛程长期可行性。
说白了,肖华就是要缩短常规赛,增加更多形式的赛事。而很多球迷对此的态度则是抗拒的。而个人其实也不太看好这种改革。
首先,缩短常规赛,这还能接受,但也不能只打58场,我觉得至少要65场以上,不然空档期太长,影响球迷看球的热情。
其次,增加其他形式的赛事是可以的,但如果在常规赛和季后赛中间增加,甚至是在常规赛中间增加,我觉得效果可能不会好。常规赛结束,东西部排行确定,这时无论是球队还是球迷,都已经在研究球队的对阵情况,为季后赛做准备了,如果这时加入其它比赛,一来影响球队备战季后赛,二来此类比赛也很难令球迷提起兴趣。
个人觉得,如果出于保护球员的目的,避免密集的赛程,那可以适当缩减赛程,每赛季打70场左右。这样,赛程相对轻松一点,再加上全明星周末这段休息时间,已经能很好的避免球员伤病了,毕竟如果长时间不打比赛,反而不利于维持状态,受伤风险更高。而如果NBA想要提升一些趣味性,可以在夏季联赛和季前赛上下功夫,增加这两个联赛更多的意义或者奖励。总之,在赛季中期加入其它形式的比赛,个人并不太看好。
个人觉得有两种方案,一是常规赛的时间可以拉长,可以延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每周打二到三场比赛是比较合理的,最好取消背靠背的比赛。二是可以适当减少常规赛的比赛场数,减少20场左右,常规赛还是要为季后赛让路,确保季后赛的精彩。
并不是82场比赛太多了,而是82场比赛的时间太集中了,减少场次估计不会的,场次减少了,就没有办法买门票和转播费用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长nba的赛程(加长后和别的赛程有冲突,收视率会受到影响),加长赛季的好处是让球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伤病的出现。
联盟计划将常规赛缩减为58场比赛,同时增加季中锦标赛
6月27日,NBA记者Kevin Arnovitz报道,NBA在正式探讨增设赛季中期锦标赛、季后赛先行赛(play-in tournament),同时考虑缩短82场常规赛赛制。
增加季中锦标赛的消息在18-19全明星赛期间就曾经传出过,之后并没有后续消息。如今看来,当时肖华并非说说而已,而是有着较长时间的谋划。6月17日,由多支顶尖球队高管组成的委员会和联盟办公室进行了一次电话会议,会议商讨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2021-2022赛季赛程改革的问题。
赛程改革的内容大概是:将常规赛缩减到58场,增加季中锦标赛。之所以缩减到58场,是因为联盟内的每支球队都可以和其余29支球队进行一次主客场交手,这样对于各分区的成绩排名更加公平。按照以前的消息,季中锦标赛会取代全明星赛,以增加竞争性。
其实这个改革看上去还挺美的,58场比赛的强度更有利于保护球员的健康。同时由于比赛缩减,每一场比赛对成绩的影响权重加大,对常规赛对抗也有一定的提高。另外,每支球队和联盟内另外29支球队都是交手2场,这样更能体现公平性。
这个改革能很好的解决常规赛划水和东西部实力差异带来的不公平性。全明星赛近些年来变得越来越鸡肋,季中锦标赛不再属于娱乐性质,竞争性更强。
但是,这个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利益,赞助商、球员工会、转播合作方、各球队等等都会有利益牵涉其中。球迷是否能适应这种改变也不得而知,毕竟这是联盟实施了几十年的赛制,球迷们早已形成了习惯,而球迷,才是这些所有利益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