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联赛,中国女排二队曾经在总决赛中战胜过意大利和土耳其女排,2021年世联赛,中国女排二队却连加拿大女排都打不赢。人员基本还是那些人,反差如此之大,皆因时机不同,造成球员的心理状态不同,导致技术发挥迥然不同。
第一,两年时间,多名球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有了变化,而且是下滑。
2019年世联赛总决赛和2021年世联赛,中国女排都是派出二队的阵容参赛,人员组成基本相同,主力选手稍有不同,2019年使用的是龚翔宇,2021年使用的是张常宁和王梦洁。
1、二刘今非昔比
刘晓彤和刘晏含是当时的两位主打选手,她俩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刘晓彤的一传防守和保障做得非常不错,刘宴含的进攻剪头作用巨大,赛后还被评为总决赛最佳主攻。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刘晓彤和刘晏含再次联袂出征世联赛,两人的技术状态却是严重下滑。刘晓彤已不复当年之勇,在出战的多场比赛中,直接飞一传现象时有发生。刘宴含的攻击力下降,而且,她也颇为尴尬,作为主攻手,一传太孱弱,为接应,攻击力还不如新手栗垚。
不知是那个哲人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几斤几两难道不知道吗?自己年龄、水平不行了,国家队调自己,说明原因,也不能再去了。不知是文化问题还是什么原因?有人什么都敢接。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明白。
第一个方面,中国女排近几年一直是金字塔尖的球队,尤其是朱婷袁心玥张常宁这种现象级的队员出现,这种顶尖高度的组合基本可以压制各个对手,至少是可以胶着。
但是竞技体育的规律一定是群雄都向着强者看齐,有专门针对性的研究,寻找你的弱点,然后就有机会打败你。所以赛场上很难有常胜的队伍,开始的强者很可能下一次就被淘汰。
看看当年世界杯的德国,一路过关斩将,半决赛淘汰巴西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在巴西的主场把巴西屠戮成那样,没几个队伍能做到。当年主教练勒夫多么意气风发,没人想到四年以后德国惨遭滑铁卢,最后一场零比二输给韩国,小组赛淘汰出局。
可以这么说,中国女排的战术打法早就被对手研究透了,只要遇到身材高大,打法强悍的队伍其实都有机会击败中国女排。
第二个方面其实是第一个的延续,即在一个队伍取得成功以后,就很难再做大幅度的调整,其战术打***一直使用强化。这是因为队员的特点基本都已经固定,主力队员大部分都会在下一届继续打,这样针对性的战术打法就不可能做调整,对手针对性的研究就很容易。
以当时的西班牙为例,三角短传渗透威力巨大,对手被牵制着跑,很轻松就夺冠。但是下一届荷兰已经破解了西班牙的三角战术大胜西班牙。
我之所以用足球做例子是因为其变化博弈是很经典的并且容易理解。
中国女排二队世联赛中的表现,很多问题应使我们觉醒。首先应该承认国际上很多队伍象日本、加拿大在进步,而我们不进反退。
首先联想到我们的大国家队理念对不对?联赛在压缩,在应付,几近半瘫痪状态,完全在为集训避让。那么我们的新人从何得到锻炼?有潜力的新人如何能出头?国家队集训时间如此之长,到底对不对,有多少收获?球迷感觉是在云里雾里。看到的是代言挺多。有的球迷甚至把代言多少来衡量球员的能力的高低,这是一种歪风。日本队的进步令人惊讶。由此联想我们的训练方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不能故步自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才能永远站在世界女排的顶尖行列而不退缩。
世联赛成绩值得女排领导深思。未雨绸缪,亡羊补牢。我们的朱李袁颜丁龚还在,实力还在。正视现实,汲取教训,奋力拼搏,勇于创新。相信女排会在奥运会上取得佳绩。升国旗,奏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