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赛场输赢从来都不是奥运会的全部,或许沉浸其中、享受全程精彩才是真正意义所在。体育场馆外的浪漫解说词令众网友感叹“找到了学习动力”——在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杨倩的表现被描述为“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孙一文在女子个人重剑决赛中一剑封喉对手,解说员将其形容为“一剑光寒定九州”……一动一静、一文一武,在浪漫古诗词的点缀下,绝伦的竞技表现别有韵味。观者在沉浸比赛的同时,或许也更愿主动、积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超越比赛的纯粹情谊令人动容——印尼选手在羽毛球女双决赛中战胜中国组合陈清晨、贾一凡,面对倒地痛哭的34岁老将波莉,中国组合主动过去安慰并且拥抱了她;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场,一举夺金的中国选手汪顺跑向匈牙利选手拉兹洛·切赫鞠躬致敬,只因东京奥运会已成这位35岁老将的谢幕场……体育无国界,情谊同样无国界,在奥运会口号的感召下,我们“更团结”。“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天下一家的理念在中国人心目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与自我突破给国人提供了对冲焦虑的新启示——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美,无关容貌与年龄。面对随处可感的容貌焦虑,运动员告诉我们:美不应该是“网红脸”“白瘦幼”,杨倩的俏皮可爱是美,李雯雯的力大无穷也是美。眼里有光、充满力量,未尝不是美的另一种高级形态。同样,年龄焦虑更不应成为自暴自弃的借口,运动员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31岁的年龄仍可创造9.83秒的百米跑成绩,37岁的年龄仍可刷新奥运纪录夺得举重金牌……年龄不是问题,为梦想坚持的勇气与敢于拼搏的韧劲才是收获硕果的关键。与其终日困扰于各种无意义的焦虑,不如高扬起自信的斗志创造美丽人生。
远隔千里,我们为奋勇争先的运动员鼓劲呐喊,分享他们的荣耀时刻,升腾起共同的自豪与骄傲之感;近在咫尺,我们与运动健儿心连心,回味他们鲜为人知的别样瞬间,收获赛场外的感动与震撼。说到底,奥林匹克精神从来都不是以输赢论英雄,多些视角关注赛场外的精彩,又何尝不是大国自信的一种表现?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截止到8月5日,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也是以32枚金牌占据奖牌榜首位。如今,我们的运动员披荆斩棘、无惧困难与挑战,频传喜报,在亚洲体育届拥有绝对优势,这是何等的荣耀。从刘长春到苏炳添,这是中国体育的传承,是无数运动员们日夜拼搏,破浪前行的结果。在体育事业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且是高昂的屹立着。
这届奥运会开幕式也是小日本全面衰败的开幕式。
人们都看过奥运会开幕式,那场面灯火辉煌,气氛热烈,浸沉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海洋里,人们欢呼雀跃,喜迎佳宾,运动员入场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再看看日本昨晚的开幕式,灯光黑暗,死气沉沉,阴气太重,恐怖,聚光灯就照在运动员入场的一小块场地,让人心里压抑,有种说不出来的恐惧感。参赛国有的没到,到的国家也没去那么多人,有的大项没参加。一是日本疫情感染持续增加,令人心慌;二是福岛核泄漏,食品安全上令人担忧。不管什么原因,这届奥运会是全世界有史以来一次失败的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