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女排姑娘们用一枚来之不易的金牌为中国代表团的里约之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同时也掀起了新的一波“排球热”,相信最近这一年又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排球这项运动中。
排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每方同时在场的队员有6人,现在最普遍的配置是两名主攻、一名副攻、一名二传、一名接应二传、一名副攻和自由人轮流上场。两名主攻和接应二传主要是在球场的左右两边的进攻和拦网或者后排进攻;二传主要负责第二次分配球;副攻主要负责前排中间的进攻以及拦网;自由人主要负责防守。
排球的计分方法很简单,一个回合结束后获胜的一方得一分,然后由获胜方发球;每局比赛为25分制,即率先得到25分的队伍赢得这一局,但如果比分交替上升到24:24,则必须有一方净胜两分才可赢下这一局,比如27:25、30:28等;排球比赛为五局三胜制,率先赢得3局的队伍赢得整场比赛,当局分为2:2时,需要进行决胜局的对决,决胜局为15分制,即率先赢得15分的队伍赢得这一局,14:14平后需要净胜两分。
关于6名球员的站位以及轮换可以参考答主之前答过的问题——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64365041629004045/
后排违例——后排人员不得在3米线内进攻(踩线也不行)和拦网,否则视为后排违例,将直接丢分;
这个问题好大,排球现在是每球得分制,采取五局三胜,每局25分,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定,在8分16分的时候。每局还有两次主动暂停。主教练根据比赛情况自行叫停,叫暂停需经过裁判同意,现在一些高级别的比赛还有了鹰眼挑战每局两次机会,如果挑战成功仍然是两次,失败则还剩一次。排球规则每局换人六人次,每局比赛中同一人只能上下一次。自由人在后排替换队员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替换不用经过裁判。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得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女排的积分规则以前是五局三胜,前四局是每局二十五分制,对战双方谁先赢下三局即为获胜方。每完成一局后双方要交换场地。在双方打到二比二平时第五局决胜局谁先达到十五分为胜方。
但是在每一局达到二十四分(或者第五局达到十四分)时,必须要将比分差拉到两分时才有效,否则继续涨分直至胜方超出对方两分为止。这样就会出现某一局会出现26:24或者27:25甚至31:29的比分。
在这里还要强调的就是裁判判断一方得分依据为:一方将球打到对方场地上为得一分,但是如果守方触球后落到界外也算攻方得分。还有就是攻方将球打到标志杆则算失误扣分,守方直接得分!
至于修改前的得分规则同为五局三胜制,但是因为必须连续得分才想分数,故而双方实力相当时因换发球频繁致使整个比赛时间会拖得很长。但是五局三胜不变,如今已经改为每局二十五分谁先胜三局即为获胜方。到每局二十五分。第五局是十五分制。
改制以后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依旧,虽然每局比分从十五分涨到二十五分,但是因为换发球时也涨分,因此避免了过去若干场次因频繁换发球而比分不见涨而耗时过长的弊端。
无论男排还是女排、排球比赛计分规则都是一样为:目前的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前四局每局25分,每局比赛完成后交换场地,达到24分时,必须比赛的双方相差2分才能分出胜负;决胜局为15分,比赛的双方任何一方先达到8分时,交换场地继续比赛,当双方同时达到14分时候,也是必须相差两分才能决出胜负。 排球计分的发展历程:1917年规定每局为15分。1918年规定上场运动员每队为6人。1922年规定每方必须在3次以内将球击过网。比赛方法以前采用发球得分制,1998年10月28日国际排联决定改为每球得分制,仍为五局三胜,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者为胜,第五局先得15分者为胜,若出现24平或14平时,要继续比赛至某队领先2分才能取胜。
无论男排还是女排、排球比赛计分规则都是一样为:目前的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前四局每局25分,每局比赛完成后交换场地,达到24分时,必须比赛的双方相差2分才能分出胜负;决胜局为15分,比赛的双方任何一方先达到8分时,交换场地继续比赛,当双方同时达到14分时候,也是必须相差两分才能决出胜负。 排球计分的发展历程:1917年规定每局为15分。1918年规定上场运动员每队为6人。1922年规定每方必须在3次以内将球击过网。比赛方法以前采用发球得分制,1998年10月28日国际排联决定改为每球得分制,仍为五局三胜,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者为胜,第五局先得15分者为胜,若出现24平或14平时,要继续比赛至某队领先2分才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