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奥运会决赛,张继科奥运会决赛对手

tamoadmin 体育播报 2025-03-28 10 0

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张继科让球给马龙了吗?

这个问题就是我本人问的!因为看到太多质疑张继科让球了!我必须说!

里约奥运会男子单打决赛!马龙4比0张继科拿下了奥运冠军!也成为了大满贯选手!

但是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在说!张继科应该是让球了!否则怎么会0比4输给马龙呢!

张继科奥运会决赛,张继科奥运会决赛对手

我从两点分析一下!我个人认为一半一半!

第一,没有让球,马龙和张继科的交手记录很鲜明!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2016年两人交手52比,马龙胜38,张继科胜14!马龙的胜率非常好!不需要让球!0比4只不过是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

第二,让球了,其实我个人觉得,男单决赛打的不精彩,因为根据小道消息说,男单决赛后面就是团体赛!不要浪费体力,尽快结束战斗!所以张继科没有斗志,毕竟已经是大满贯了。不需要再拿证明自己!所以直接有点“让球”性质!让马龙拿下比赛!

可能会有为了团体赛而放弃一些的可能性!但是实力也不需要让球!但是存在的争议也是合理的!

期待龙队在东京奥运会的精彩表现!

2016张继科里约奥运会决赛身体状况怎么样?

2016张继科里约奥运会决赛身体状况欠佳,伤病缠身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在中日之间展开,中国男队经过4盘苦战,3-1战胜日本,成功卫冕,也实现男团三连冠。赛后,在双打中建功的张继科次透露自己的腰伤非常严重,睡觉和移动都成问题。

腰伤使他睡觉和移动都非常困难。在接受采访时,张继科甚至不能站立,只能趴在护栏上。在等候上场时,张继科也没办法坐在凳子上,只能坐在地上。

马龙和张继科同年,今年东京奥运会张继科为什么没有参赛?

不参加东京奥运会有几点原因:一、年龄太大,状态下滑。到东京奥运会时,张继科已年满32周岁,目前为止,中国运动员还没有哪位超过32周岁还有资格参加奥运单打的。二、伤病缠身,单板质量严重下降。三、跟中国队的传统有关。中国男队有个不成文的传统,一个人参加奥运单打一般不超过3次,一般是参加2次,唯一参加3次单打的只有王皓。张继科的打法过于追求力量与旋转,他跟马龙不同,马龙的优势在于衔接和多板相持,而继科的得分点在于超强的单板质量,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做支撑,一旦有伤病,单板质量出不来。张继科的衔接又不占优势,就会打得非常被动,导致输球。张继科状态下滑严重,也参加过几次公开赛,打的很努力但是始终也无法回到巅峰状态,而且最近几年张继科频频参加各种娱乐节目。他现在似乎不像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更像是一名娱乐明星。

张继科1988年2月生人,马龙1988年10月生人,二人同龄,张继科要大8个月,但二人的职业生涯轨迹却大不相同,张继科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就走入低谷,慢慢淡出一线主力的行列,开始走上综艺的舞台,人们再听到他的消息,大多是与明星的绯闻或婚恋花边,而马龙今年参加了东京奥运会,拿到男团男单两块金牌,成就双圈大满贯。前不久的全运会,也拿了男团亚军和男双冠军,在随后开始的乒超联赛中,也率队拿到亚军。其实张继科的身体素质要好于马龙,力量大,速度快,打法也比马龙凶悍,但为什么马龙成为乒坛长青树,张继科却早早捞偏门了呢?我想很多是因为乒乓球之外的因素,陆游和他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电脑有硬件和软件支持才能正常运行。一个人要成长,要发展壮大,也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硬件包括你出生的地域、种族、家庭、智商、身体素质等等,比如你生在当官或有钱的家庭,可以少奋斗好多年,你的起点或许就是别人一辈子企及不到的终点。如果你生在大城市,你会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更好的教育训练条件。如果你生下来身有残疾,就只能去参加残奥会。这些硬件是天生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也有运气的成分,王思聪的爸爸是王健林,可以给他5个亿去创业,而且还允许他失败两次,你爸爸只能给你买付手套,让你去工地搬砖。软件包括三观、意志、毅力、修养、家教、心理素质、情商等等,相比硬件,软件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却更加重要。软件不是天赋的,是后天养成,硬件决定了你的起点,软件却是决定了你的终点,所谓的命由天定,运自我求,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所谓的日行一善,命运必定改变也是这个意思,软件靠修,靠日积月累,靠你个人的努力。张继科的硬件无异是要强于马龙的,但软件差的较多,为人张扬、跋扈,撕球衣,踢广告板,不尊重对手,说好了是霸气十足,说不好就是脑残一个。我接触过的喜欢乒乓球的球迷绝大部分都很讨厌张继科,只有一些小迷妹是他狂热的粉丝,当然,这些小女孩也是饭圈的主力,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而马龙则比较阳光,比较谦逊,有点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意味,不急不躁,瞄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去努力,相比张继科,他算是大器晚成的,但他攀上高峰后,却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如今33岁了,如果他不想退,还没有哪个年轻选手能打退他。张继科的失败,马龙的成功是不是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