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重兵之谜,昆仑山重兵之谜攻略

tamoadmin 热点聚焦 2024-05-21 31 0

唐朝名将高仙芝为何不远数千里奇袭小勃律?这场战争的意义何在?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唐帝国大力发展军事、开疆拓土,向四境进行扩张。唐军在李靖、李勣、苏定方、薛仁贵、王忠嗣、高仙芝等一大批良将指挥下,在东亚、中亚和漠北进行远距离投送、大兵团作战,屡战屡胜、灭国无数,真正具备“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能力。在此期间,中国周边的小国纷纷向唐朝称臣纳贡,其中有不远万里来表示归顺者,南亚小国勃律便是典型。

勃律是曾经存在于南亚克什米尔北境、印度河流域的印度古国,从东晋开始便出现在中国的史籍中,又称波伦、钵卢勒、钵露勒、钵露罗、钵罗。唐朝立国之初,勃律国被吐蕃击破,遂分裂成为大勃律、小勃律两个国家,其中留居故地者称大勃律,向西北迁移至今吉尔吉特地区的称为小勃律。

大、小勃律均处在联结吐蕃﹑印度和唐朝西域地区的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故而成为唐朝与吐蕃竞相拉拢的对象。武则天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勃律国君曾三次遣使入唐称臣,均被册立为王,并得到丰厚的馈赠(“勃律国,在罽宾、吐蕃之间。开元中频遣使朝献。”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

昆仑山重兵之谜,昆仑山重兵之谜攻略

禀告题主,当时唐帝国要想赢得与吐蕃的“西域争霸赛”,这山地之国小勃律就非得拿下来不可

自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开始加强对西域进攻以来,其远征军所走路线主要是吐谷浑道(东线)、昆仑道(中线)这2条战略要道。

其中,吐谷浑道是由青海湖一带折向西,再从柴达木盆地前往鄯善(今新疆若羌),这条路线海拔较低,地势也相对平坦。昆仑道则是从今阿里一带直接翻越喀喇昆仑山进入于阗(今新疆和田),这条路线比较险峻,但是距离更近。

靠着地理上毗邻西域的有利条件,吐蕃从公元662年开始不断进攻当时唐朝设置的安西四镇。特别是670年吐蕃攻陷西域18州,迫使唐帝国暂时放弃安西控制权

在丢失西域20多年后,公元692年女皇武则天派遣武威道大总管、名将王孝杰率兵大破吐蕃,重新收复了西域故地,并再次设置龟兹、于阗、疏勒、碎叶4镇,重建后的安西都护府就位于龟兹,派驻3万精兵镇守

唐帝国的强有力反击,一下子切断了吐蕃之前入西域的2条战略要道——吐谷浑道不仅容易遭到来自北面河西走廊唐军的袭击,向西也被安西都护府下辖的设防据点且末(今新疆且末)所阻隔,而昆仑道则被部署在于阗镇的唐军(方圆600里内就设置了坎城、兰城、胡弩、固城、吉良5处设防要塞)堵死。

无奈之下,吐蕃只好继续向西来个迂回,绕道葱岭(帕米尔高原),借道今属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小勃律国(大勃律则被吐蕃直接吞并),从今属阿富汗的瓦罕走廊进入西域,然后向东进攻安西四镇。显而易见,这条西线(勃律道)虽然很绕远,但因为避开了唐军防守严密的控制区,所以比较安全。

谢谢邀请。我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当时的吐蕃十分强大。开始集中力量和大唐帝国争夺西域。双方都必须拉拢盟友。如果无法拉拢,就要灭掉和控制一些效果。事实上小勃律比较亲近吐蕃帝国。对大唐帝国表现出了敌意。这个国家又正好卡在丝绸之路的节点上。所以这场战争一定会爆发。高仙芝算是大唐将领中比较能打的。面对吐蕃军队不好说。但击败小勃律还是可以的。公平的说。这一场长途奔袭战,打得很漂亮。经过这一战。大唐军队在西域暂时处于上风。一直到后来的大食军队的出现。

这场战争稳定了唐朝的西域使唐朝西域趋于稳固,阻止了吐蕃向北及东发展威胁中原,如高仙芝不打这仗西域被吐蕃控制甚至甘肃河西走廊都可能落入吐蕃之手,威胁长安便唐朝彻底失去西城,所以必须一战

在国家层面上,两个原因:一是保持丝绸之路的畅通,而是剪除吐蕃的羽翼,完成对吐蕃的包围;个人层面上,节度使制度虽然减低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将领的进取心会大增因为是给自己打地盘当然积极进取,还有一个出将入相的制度,使得将领都渴望战功使得自己将来回到长安担任宰相光宗耀祖

《昆仑神宫》里的昆仑是哪里?

昆仑山被誉为中国第一深山,最早记载于《山海经》,也是世界十大禁地,常年有重兵把守,是探险小说中人类探索失落古城的常见素材。

昆仑山脉位于新疆、青海,和西藏的交界地,而昆仑山最有名的是死亡之谷,美丽的风景犹如仙境,可怕的环境变换莫测,进去的人一般有去无回,里面有堆积如山的动物的尸骨。昆仑山深处传说有地狱之门。

古时昆仑山被称为深山,有沟通三界的作用,无数的人相信昆仑山上可以修炼成仙。

昆仑山有三层:第一层为凉风山,到此山可以长生不老

第二层为悬圃,可以得天地之灵气

第三层为昆仑之巅,可以脱胎换骨。

但昆仑到底在哪里,与现在的昆仑是不是一个,众说纷纭。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这些“绝命诗”背后有什么故事?

谭嗣同的《题狱中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诗表明了谭嗣同决心以死殉国之情。

诗的前两句用了东汉人张俭和杜根的典故。张俭是东汉桓帝时的山阳督邮,弹劾宦官侯览及其家人 ,得罪了侯览。被诬陷结党,朝廷下令缉捕。张俭被迫流亡,许多人家因收留张俭而家破人亡。

杜根也是东汉人,因上书邓太后还政于安帝,触怒邓太后,被装入口袋乱棍打死。执法者因仰慕杜根,手下留力,杜根得以诈死。后来邓氏一族被诛,杜根重新回到朝廷,官拜侍御史。

谭嗣同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他有机会活下去,因为当时的日本使馆愿意提供庇护,许多日本志士反复苦劝。但谭嗣同拒绝了,决心用生命唤醒国人。同时,也怕人们误解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就在诗中说“去留肝胆两昆仑”,“去”指的是逃走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留”指的是自己。他和康梁二人肝胆相照,逃生和留死的人同样伟大,就像是昆仑山一样。

最初参与变法,光绪帝变法心切,就亲口对谭嗣同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之。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

不知如何理解绝命诗,所谓的绝命诗也未必是临死前而写。大多是慷慨激昂的诗句。我认为真能打动人心,还是比较欣赏南唐小皇帝李煜的诗词,哀怨而又无可奈何。从天堂到了地狱,而他又是才情极高的人,所以流传的诗篇能打动人心。

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如,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等

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临终前作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很好的诗,只是可能不算绝命诗,绝命诗一般是指被处死前而非寿终正寝吧。

袁崇焕,抗击后金将领,被崇祯帝冤杀,凌迟处死,临死前任然不忘报国: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如图)

清末维新志士谭嗣同,在戊戌政变后被捕,在狱中他在墙上题下了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仅仅几天后,丧心病狂的慈禧太后未经审判就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杀害于菜市口,谭嗣同临刑之前仰天大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早年,汪精卫曾经刺杀摄政王载沣,被捕后曾经口占一绝: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应该说汪某人很有才气,也少年义气。如果那个时候他被杀,历史上又多了一个烈士。可是当时日薄西山的清政府没有判决汪精卫死刑,后来汪某人成了大汉奸,有人改了汪精卫这首没有用上的绝命诗,每一句前面加了两个字,讽刺他: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就义前的就义诗更有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真正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抗日将领吉鸿昌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50年,国防部次长吴石中将(中共地下党员)和其他三位地下党员被捕遇害,他吟诵着自己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从容赴死: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如今在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有这几位烈士的雕像(如图)。


名留青史的绝命诗有很多,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

这些我们都很熟悉,也都很悲壮,而下面这首李鸿章的绝命诗,则是另一种风格,可能会使我们更贴近那个任人欺凌的时代,更有助于理解这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纷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近代的中国饱经风霜,而对于李鸿章这个大清“纸糊匠”的评价,经历了卖国贼到理解他的处境的转变。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曾说:唯有庸人无咎无誉!

在清末,李鸿章自然不是一个庸人,这首临死前所作的诗,可说是慷慨悲歌,一述平生。

同时,李鸿章应当是是死不瞑目的。他了解日本的狼子野心,于是警告后人“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事实证实了李鸿章的担心,李鸿章去世后三十年,日本便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李鸿章的一生,宦海沉浮而又忍辱负重,他的《绝命诗》,令人感叹,同时也令人深思。

#诗文赏析#

绝命诗

※※※※

一日,大明皇宫。

明太祖朱元璋赐宴一位名叫来复的印度和尚。为感谢大明皇上赏饭,和尚献诗一首。诗中有“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叠滥承天上赐,自惭无德颂陶唐。”几联。

“苏合香”是外国进贡的,又用金盘盛着,皇恩浩荡呀!和尚受宠若惊,献诗颂之。孰料龙颜大怒。盖因诗中有个“殊”字,拆开来不是“歹”“朱”么。又言什么“无德”。来复和尚便一命呜呼,不能复来。

当过和尚的明太祖极讳“僧、盗、光”等字眼。凡诗中出现此等字及同音字“生、道、秃”的作者的诗都成了绝命诗。

但,因拆“殊”字杀人,后人也称朱元璋为“歹”“朱”。

聊作《诗悲》一首。正是:

意欲颂陶唐,谁知惹怒亡。

广西南宁昆仑关经历过哪些历史?

昆仑关是震惊中外的抗击日寇大战役的遗址,位于宾阳县城西南方30.5公里处,与邕宁县交界的昆仑山东侧。相传,昆仑关始于秦代。至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始垒石为关,名曰“镇南关”。宋易名为“昆仑关”至今,并在关门上刻“昆仑关”三个字。

  昆仑关隘属大明山余脉,在开辟公路之前,这里自北而南延伸十公里险恶的驿道,昆仑关雄居其腰,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来的通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辟南柳公路经山下绕关而出,顺坡直下,昆仑关成为桂越国际交通线上控制着宾邕公路的重要关隘,素有“雄关独峙镇南天”之誉,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宋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曾夜袭侬智高于此,流传着上元三鼓夺昆仑”之佳话。1939年冬,日本侵略军自北海登陆攻打南宁后,即由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领重兵占据昆仑关。在全国人民呼声高涨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调兵40万,由桂林行营主任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为总指挥,以昆仑关为主战场,以杜律明率领的第五军机械化部队主攻,从是年12月18日至31日,与日军激战于昆仑关,几番夺关守隘,最终击毙中村正雄,歼敌5000余人,取得大捷,收复昆仑关。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昆仑关战役。

过去(1970——1990)那里比较荒凉,就是国民党时期建的塔、碑之类。现在那里开发旅游,新建一些设施,比原来好多了